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提质——解读中国经济半年报

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提质——解读中国经济半年报
2021-07-18 12:03:32  浏览量:90166   经济日报

原标题: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提质

  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稳中向好态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数据显示,支撑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我国工业产业体系韧性彰显,内需市场潜力不断激发,工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仍在不断拓展。

  恢复态势更加巩固

  上半年数据表明,工业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平衡性、内生性不断增强。

  从稳定性看,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长7%。二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8.4%,比一季度提高了1.2个百分点。同时,工业出口交货值、产销率等经济指标,也处于近年来的较高水平。尤其是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1%,成为工业生产稳中加固的压舱石。

  从平衡性看,上半年,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9个实现了增长,增长面达到九成以上。赛迪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分析,石化、化纤、医药、化工、钢铁等行业收入利润率较上年同期提高超过4个百分点。同时,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补短板投资力度加大,内需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增强。

  从内生性看,各项助企惠企政策红利持续显现,市场主体进一步恢复元气。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了83.4%,营业收入利润率也达到7.11%的历史较高水平。上半年,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两年平均增长8.1%。

  值得关注的是,在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的基础上,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2%,表明市场投资信心不断增强。

  新动能加快壮大

  不仅是稳,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更是稳中提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方面,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持续加大。近年来,我国传统产业不断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工程师张晓彤告诉记者,以“双碳”目标为牵引,我国传统产业环保改造升级力度持续加大,绿色可再生能源比重不断增加,绿色产业快速发展。通过巩固钢铁去产能成果、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等,前5个月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7%;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另一方面,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新产业发展创新力、牵引力不断增强。

  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6%,两年平均增速达到13.2%,明显快于整体工业。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1倍和69.8%,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经济新产业蓬勃发展。

  据统计,目前我国累计开通5G基站96.1万个,截至6月底,5G终端连接数约3.65亿户,5G赋能工业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等方面成效凸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新动能已成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低碳制造、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积极因素不断积累

  当前,支撑我国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积极因素正不断积累。

  刘文强认为,随着新冠疫苗的逐渐普及,全球经济稳步复苏,将带动我国出口快速增长,为工业经济拓展更大空间。张晓彤也表示:“我国不断建立完善企业主导的产业创新生态,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但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芯片短缺等问题给工业经济运行恢复带来了新的压力。比如,年初以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高位震荡。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比去年同期上涨5.1%,二季度PPI同比涨幅明显扩大,对中下游行业和相关企业的成本形成很大压力,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中小企业多数处于产业链中下游,议价能力不强,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化涨价压力。

  本轮大宗商品涨价会不会持续很久?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认为,本轮价格上涨更多的是短期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而全球债务高企、贫富分化、人口老龄化等深层次矛盾决定了需求难以长期扩张,且供给明显收缩的可能性也较小,难以形成“超级周期”。工信部将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引导产业链上下游稳定原材料供应和产供销配套协作,协同应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可以预见,随着新冠疫苗接种加快推进,世界经济稳步复苏,居民消费持续恢复,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经济周期性回升力量不断增强,我国工业经济运行将继续乘势而上、稳中向好。

原标题: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提质——解读中国经济半年报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