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全部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2019-12-08 00:17:59  浏览量:4175   作者:责任编辑。王凤仪0768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usanKuang”(ID:susankuang2014),作者Susan Kuang,36氪经授权发布。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正在变成一个越来越强调个体和自我的时代,与此同时,独立和理性也慢慢变得被大家所看重,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变得独立,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追求自己想要的未来。

然而,对于自我、独立和理性的强调却让我们完全忽略了人的重要本性——社会性。这种社会本性的存在,决定了我们会本能地在意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也会不自觉地想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如果不了解自己身上的这种本性,我们就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也就很难突破本性对我们的限制,成为那个我们渴望成为的、那个独立自由的个体。

今天这篇文章,我将带你了解一下我们身上的这种社会本性,以及这种本性对我们的影响。

自尊的进化逻辑

关于社会或者群体,我们总是抱有一种理想主义幻想,认为人人应当平等,不应该有等级地位之分,但真实的情况是,社会等级并不是人为设定所创造出来的,而是一种原本就存在的群体属性,也就是说,只要有群体,就一定会存在等级地位,不仅如此,群体内部的地位和支配等级的形成过程还非常地迅速。

研究人员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招募了59组人,每组3个人,这3个人在实验之前并不认识。最后结果显示,50%的小组在1分钟之内就形成来明确的等级关系;另外50%的小组也在5分钟之内形成了明确的等级关系。

相信这样的情况在我们自己身上也都发生过。我们似乎天生就有这样一种能力: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群体时,我们很快就可以精确地估计出自己将来在这个群体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而对于那些我们所属的群体,例如公司团队、家庭、朋友群体等等,我们也十分清楚自己在这些关系中所处的地位。

这种能力的确就是我们生来就有的一种本能,它是进化赋予我们的一种很重要的社会心理机制,这种心理机制不仅人类有,几乎所有依赖群体而生存的社会性动物都有。

你可能会好奇,群体中为什么一定要有等级,这种能够快速判断自己等级地位的心理机制的好处又是什么呢?

为了解释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大家可以假设这样一个原始场景:

两只黑猩猩偶因为看上了同一块地盘而相遇了,这样一个时间段,决定地盘归谁的办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双方进行战斗,用武力来决定胜负,然后胜者获得地盘。这种办法虽然能够让有限的资源得到分配,但却是一种非常愚蠢的策略,因为战斗不管对于失败者还是胜利者而言都是代价深重的:失败者可能会受伤,甚至死去,而胜利者也可能会受伤,而且还得为此消耗大量体能。

如果每次遇到对手都要拼个你死我活,那么所有个体就得经常把本来就十分宝贵的能量、时间和机会耗费在打斗上。但是,如果双方一开始就知道孰强孰弱,那么弱势的那方自然就会一开始就选择放弃,这样的话,双方也就不必在打斗上枉费代价。

假如有一种心理机制能让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战斗能力进行评估和比较,那么自然选择肯定会青睐这种评估能力,并且让它得以进化。

由此可见,社会性动物之所以会进化出这种判断地位高低的心理机制,是因为它能非常高效地解决群体内部资源分配的问题:当地位低的个体遇到地位高的个体时,他就会抑制住对资源的渴望,把资源主动让给地位高的,以此避免冲突和不必要的损失。有了这样的心理机制之后,群体内部便不会因为资源争夺而总是处于冲突和斗争之中,而是可以更好地和平共处。

值得一提的是,群体内部的等级地位并不是完全不变的,而是拥有动态性,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每个成员都有机会获得更高的地位。更高社会等级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社会等级越高,能轻松的获得的资源就越多,繁衍的几率也将大幅度的提升:拥有更高等级地位的男性因为能够提供更好的保护和资源而更受女性的青睐,也会因此拥有更多的交配权,并且也能更好地保护女性和他们的后代;拥有更高地位的女性同样也能给予后代更多资源和保护,后代的存活率也会更高。

正是因为更高的地位能够带来繁衍上的优势,自然选择才让我们进化出爱比较的天性以及想要争取更高地位和等级的内在动机,正如心理学家岳晓东所说的“人是活在相互比较的感觉中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我们生来就拥有一套用于争夺社会地位的神经系统。”

这些比较和争夺很多时候是无意识的,即使我们不想去比较,我们的大脑也在自动地根据各种外在信息和线索来进行运算,判断出我们此时的地位,并通过情绪来给我们“信号”,促使我们想尽办法来保住自己的地位,或者追求更高的地位。

这种心理机制,其实有个我们都知道的名字,那就是自尊(Self-esteem)。在进化心理学中,自尊被解释为一种追踪声望、权利和社会地位的机制,这种心理机制会运用特定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声望和地位,从而引发与自尊相关的情绪。

有一种恐惧,叫“我不够好”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有过这样一句名言: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Allproblemsare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problems)。阿德勒这里所说的人际关系的烦恼,就和我们上面提到的自尊心理机制有关。

阿德勒心理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自卑感,它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指的是一种价值更少的“感觉”。在阿德勒看来,“个体”是无法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的,只要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就会有比较,只要有比较,就会有自卑感。

不过,阿德勒并不认为有自卑感是件坏事,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反而能成为自我成长的契机,但是如果缺乏向前迈进的勇气,那么就被自卑感所困,最终发展为自卑情结。

如果仔细去想想,我们发现阿德勒的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假如我现在给你一张纸、一支笔,让你把自己心中的烦恼、担心与焦虑都写出来,我可能会得到类似这样的清单:

害怕自己做不好;

害怕自己犯错;

害怕自己失败;

害怕被批评、被指责;

害怕得不到认可;

害怕自己没有成就;

害怕自己不如他人;

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

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

害怕他人对自己失望;

.......

这些焦虑和担心表面上看似乎不同,但其实它们都可以归结到一个共同的恐惧,那就是对“我不够好”的恐惧。

比如我们为什么总是害怕自己做不好,害怕犯错和失败?因为这会让我们感觉自己是没有能力的,没有能力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不够好。

再比如,我们为什么总害怕自己没有成就,害怕不如他人?因为没有成就,不如他人,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自己是普通的、平凡的、不优秀的,而不优秀就是不够好。

为什么我们都如此害怕自己不够好呢?有了刚刚对自尊背后进化逻辑的了解,我们就不难理解,这种心理本质上是一种自我防御,因为它背后潜藏着这样一种逻辑:如果我不够好,他人就不会接纳和认可我,得不到接纳和认可,我在群体中就是不重要的、没有地位的,没有地位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被欺负、被剥削,甚至是被淘汰和牺牲。

所以,当我们担心自己不够好的时候,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是对自我价值和地位的认可与确定——我们应该确信自己是重要的,是值得被接纳、值得被认可的。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潜意识中感觉自己的生存得到了保障,才会有安全感。

然而,在如今这个社会化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这种安全感已经越来越难获得了,因为社会化媒体让我们无时无刻不活在比较中:每天一打开手机,别人的“美好”生活、“成功”故事就会自动呈现在我们眼前。不仅如此,它还极大地扩展了我们的比较范围。

其实,我们在社会化媒体上看到的根本就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被过滤和扭曲的,因为人们总是喜欢夸大自己,想尽办法让自己看上去更有地位、更成功。但问题是我们的大脑并不知道,它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实的。

不少研究都表明,社会化媒体与更高程度的孤独、嫉妒、焦虑、抑郁,以及自恋都存在着直接的联系。这就是怎么回事现在大家普遍都很焦虑,自我价值感都偏低。

一个人如果长期处在这种低价值感中,就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

后现代心理学就认为,人之所以会出现心理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达不到所处的社会文化里面的某些主流标准和期待,这样一个时间段,你就会感觉自己是失败无能的,是不被他人认可的。美国心理学家、精神疗法医生纳撒尼尔·布兰登也曾说过:任何一个心理疾病,不论是焦虑、抑郁,还是对亲密或者成功的恐惧,都可以追溯到低自尊(低价值感)的问题。

如何找到内在安全感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有什么样的办法能够摆脱对“我不够好”的担心和害怕,以及因为感觉自己不够好而产生的低价值感?

办法当然是有的。

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了解到,我们之所以会害怕自己不够好,本质上是因为害怕丧失自己的地位和价值。其实,这种对价值感的需要并没什么不好,反而还有助于我们的自我发展,要知道,正是因为有这种强烈的内在需求,我们才会不断向上,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他人和社会有价值的人。

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需要有自我价值感,而在于我们评判自我价值的标准和方式: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拿自己的表现结果、与他人的对比、他人对我们评价和看法、以及是否达到了某种主流标准来对自己进行评判,只有当这些都是正面的时候,我们才会感觉自己是足够好的,自我价值感才能得到满足。

为什么这种方式是有问题的呢?很简单,因为它依赖的都是我们自己无法掌控的东西:我们没有很好的方法控制自己不犯错、不失败,没有很好的方法确保每次结果都是令人满意的,都是成功的,更没有很好的方法控制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与看法,而且不管我们有多优秀,这样一个世界上都一定存在比我们更优秀的人。

毫无疑问,当我们把自我价值感建立在那些不可控的结果之上时,我们自然就会因为这种不确定性而一直活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而且一旦结果没有达到所谓的“好“的标准,比如计划好的任务没有完成,没有正真获得他人的称赞和认可,或者看到别人比自己好等等,我们头脑中就立马会冒出“我不够好”的自我否定的声音,内心的自我价值感也会随之降低。

虽然我们没有很好的方法控制结果,但有个东西是我们大家可以控制的,那就是看待结果的方式。如果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去看待那些所谓的“不好”与“失败”,不把它们看成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否认,而是把它们看成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把它们与自我提升进行连接,那么我们便不会因为暂时的不足和失败而产生“我不够好”的想法,也不会总是活在自己是不是足够好的担忧与焦虑中,而是能够把更多精力投入在重要的目标上。

当然,这种的视角转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要求我们与自己与生俱来的本能,以及那早已根深蒂固的评判习惯进行对抗,并且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刻意练习来培养两种全新的能力与思维习惯——无条件自我接纳的能力和成长型思维。

无条件自我接纳,就是要放弃评判的习惯,学会接纳自己当下不足和不够好的那一面,不拿这些不足去攻击自己,或者否定自己的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减少无意义的自我消耗,从无时无刻不在的自我批评,以及“我不够好”的羞愧中解脱出来。

成长型思维,则是相信人的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直在发展,所以任何不足和失败都是暂时的,只要愿意努力,那么自己就能不断进步和成长,就能朝着想要的方向持续前进。

这两种底层能力可以说是对抗一切有关自我价值感焦虑的法宝,一旦具备了这些能力,我们内心就会更加有安全感,也会活得更加轻松和自在,因为我们无需总是想着要如何证明自己,也不会因为要维护自尊而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和看法。有了这种安全感之后,人际关系上的烦恼自然就会减少,不仅如此,我们甚至还能与他人建立更加健康的关系和更有意义的连接。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